第145章 楚家父子-《诸界第一因》
            
            
            
                
    第(1/3)页
    冬去春来,万物生发。
    在人们不经意间,绿色已从墙缝、地底、山丘上冒了出来,鲜活的气息弥漫着大地人间。
    青州城,一如往日繁华。
    粮仓起火之后,在许多人预料之中的大风波并未到来。
    四大家吐出粮食填满了粮仓,州衙收拢工匠,于城外打造的城镇也初见规模,甚至随着后续流民的加入,越发的热火朝天。
    城中,也是一派祥和。
    预想之中的大变没有到来,可许多百姓已然察觉到了不同于以往的东西。
    几大帮派偃旗息鼓、四大家变得安分、州衙办事的效率快了许多、街头的泼皮无赖几乎消失,巡街的衙役都变得和蔼可亲。
    这是很细微的变化,可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已是十分惊人的改变了。
    不由得,冷落了许久的驿站门前,又变得络绎不绝,只是来此的不再是达官贵人、乡绅官吏,而是市井小民。
    而那位自京城而来的徐大人,也不复之前的冷淡,甚至带着孙女,搬着个小马扎就出门,和附近的乡亲们相谈甚欢。
    “徐老,您说那皇帝老子每日子时睡,五更起?可据说后宫妃子们一个个都貌美如花,皇帝老子就舍得让她们独守空房?”
    “您说说您那时候扳倒权倾朝野的首辅‘王清临’的事呗!”
    “听说进京要过三关,都是哪几关?听说是什么虎牢关?”
    ……
    抽枝的老树下,一群人或站或立,问着各种事情。
    升斗小民们的娱乐太过匮乏,哪怕是听人说书可都是要几枚铜板的,听这老大人讲故事,自然也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想着混个脸熟的。
    无论这些人问什么,徐文纪都笑呵呵的回应,能说的多说些,不能说的轻描淡写略过,一时间,驿站门口的气氛倒是极好。
    直到面无表情的黄四象走了过来,一众人才惊呼着散去,提着小马扎各自回去。
    “小小姐,天晚了,咱回去吧?”
    低下头,黄四象的脸上有着慈爱的笑容。
    “嗯,好的。”
    小女孩有些恋恋不舍,还是听话的抱着小马扎回屋。
    “有消息了?”
    徐文纪收敛笑意,问着。
    “回去说吧,这里,人多眼杂。”
    黄四象冷眼扫过四周。
    未散的小民里,各家的探子可也不少,因徐文纪的纵容,甚至有点不加掩饰的味道了。
    他很见不得这些人,但徐文纪不发话,他也不好下手。
    “天晚了,咱们各回各家吧!”
    徐文纪扬了扬手,转身回屋。
    他的年纪已然是很大,但动作还是很利索,不多时,已到了驿站的后院。
    “当年的驿站,可还是很红火的,现在,却……”
    虽已收拾过,驿站里,还是有些年久失修的腐朽味道,徐文纪微微有些感叹:
    “此间事了后,倒是要上书朝廷,分拨些银子下来……”
    驿站,曾几何时也是诸多官员出行必至的落脚点。
    可惜,随着朝廷财政的不足,近些年里,驿站已是少了不少,招待的驿卒们,不少都没了来项。
    “近些年边关紧张起来,军中开支巨大,锦衣卫都出现了欠俸之时,哪里还管得到小小驿站?”
    黄四象提来一壶清茶,为两人各自倒了一杯,带着些许劝慰:
    “您这次名为平乱,实是被人贬黜,何必多此一举呢?没人会在乎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