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让大家可以休息休息以及照看自己大队的粮食生产。公社决定分批进入到建设钢铁厂和生产钢铁的工作中。一批上工一批回大队休息干农活。”大队长回答社员的问题。 社员们提到的这些问题在他去公社开会的时候他们这些大队长就都想到了,公社也给出来解决办法。 大家对于公社的这个解决办法都还可以接受,议论一会之后就静下来看大队长还有什么要说。 “我们大队分成两批去工作,就按照抽签来决定所在的批次,17岁以上到50岁以下的过来抽签。其他的可以待在大队里,不需要去建设钢铁厂和生产钢铁。 我和副大队长也会同你们一起去,我负责第一批工作。我不在大队的期间,队里的工作就由副大队长安排。” 依依她爹和爷爷都在要去工作的这个年龄范围里。易国强抽到的是第一批,易红军抽到的是第二批。 直到第一大队先后轮换了一次去往钢铁厂工作的人员时钢铁厂才建设好准备正式开展炼钢工作。 因为建成的钢铁厂需要能够同时容纳许多人一同炼钢的工作,还要建提供给社员们在钢铁厂住宿的地方,所以前期建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本身都是农民的社员们会炼钢么?那肯定是不会的,他们中上过扫盲班并且拿到证书的都是极少的一部分。 因此各个炼钢厂都有指派的指导员去教授他们如何炼钢,但由于全国一次性建设的钢铁厂太多了,专业的人才有限,有的地区指派的只是一下会相关知识的学生。 而这也就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一些没有矿产的地方为了生产足够多的“钢铁”,直接征收社员们家里的铁制品回炉重造以达到一定的产量。 “我们公社附近的矿产量不够,公社要求每户都贡献一些铁器来支持我们炼钢的建设。现在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了,家里的大铁锅都用不上了吧,刚好就可以拿来支持建设。” 大队长宣布完上头的最新安排以后就让各家各户回家把铁器拿出来。至于让大家上交铁锅,有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不需要在家里开火,铁锅也都被闲置了。第二则是公社规定了每个大队需要上交的铁器重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