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磨拳霍霍-《刺刀1937》


    第(1/3)页

    刺刀1937无弹窗  双十协定》的签署其实只不过是一张双方演戏的道具

    重庆-南京的国共谈判与全国的军事冲突同时进行,两互相影响。双方的战斗主要在谈判争议不下的地区,如东北,苏北和中原等进行,而双方认定的“固有”地区如延安等地则几乎未生战斗。

    反之若一方进入对方的固有地区,如进入长春,进入张家口,则会引起另一方谈判代表的强烈抗议。

    仍然在国统区公开活动,并在重庆行《新华日报》。因此,此时的内战仍未以国共公开决裂的方式爆。

    自一月停战令之后,双方为抢夺苏联撤退留下的真空地带又重新开战。

    1946年3月,随着苏联军队撤离东北,国共两党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争夺。月到5月在四平街,长春均爆了激烈战斗。

    5月,随着精锐111师等部投放,在四平重创部队,从辽北全线追击到松花江畔逼近哈尔滨。

    此时111师师长杜鹏,在四平长春等地与部队前后交战三次,两胜一平,依旧保持111师不败神话。

    当败北的消息传来之后,紧皱着眉头只说了一句:“郑永虽然不在,但其部队仍然骁勇善战,111师一日不除,则东北局势一日难定。”

    此时,在美国特使马歇尔地压迫下,国民政府6月6日下达了第二次停战令,但停战期间国共双方代表仍未就改组政府和江苏北部政权问题达成协议。

    而就在此时中原战局又起变化。

    抗日战争期间长期率领新四军在河南、湖北地区从事敌后抗战。19年抗日战争末期。领导地八路军王震部39旅主力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湖南、广东等交界地区。试图开辟华南根据地。

    195年王震部返回湖北。和部汇合。

    同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王树声部南下河南和、王震部汇合。三部分组成了中原军区。辖野战部队2个纵队、3个军区独立旅及地方团队共约6万之众。军区长和郑位三二人。军区控制地地区被称为“中原解放区”。是地6大解放区之一。

    19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第18军、第66军、第75军诸部在蒋中正地指挥下形成钳形包围。

    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任总指挥。南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程潜部。西北方有胡宗南部。在194年11月将中原部队主力4万人包围在宣化店周围方圆不足1oo公里地狭窄地区。

    从1946年1月,一直到6月为止,双方生上千次大小冲突,军队的地域逐渐缩小。

    方面试图将中原部队安全转移。196年月29日,致电在南京的周恩来与国民党及美国谈判代表,争取中原部队合法转移。

    月3o日,毛致电中原部队“应依原计争取合法转移为上策。”

    5月1日,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交涉,要求国民政府解除包围以阻止将要生的内战。5月5日周恩来飞抵武汉交涉。

    5月6日和国民党及美国代表前往中原部队所在地区。8日抵达宣化店。1o日周恩来同国民党和美方代表签订了停止中原战事的《汉口协议》。然而包围并未因此得到解除。

    6月初在马歇尔将军调停下国民党下达六月停战令,停战到6月26日结束。

    1946年月2日,复电中原部队:“顽进攻时,在原地打几仗,不轻走,以免中敌挑拨之计和自取困难,万不得已向西突围方针甚好。”

    5月29日毛以中央军委名义指示各军区要“充分准备对付国民党大举进攻”。

    6月1日,电告中原部队:“美蒋态度对我极为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必须准备对付敌人袭击及突围作战。”6月19日毛电告中原部队准备向北突围。
    第(1/3)页